波本威士忌的定義
美國波本威士忌(Bourbon whiskey)豐富的歷史和獨特的風味,在全球都有非常高的評價!
但並不是隨便的酒款都可以自稱是「波本威士忌」,美國聯邦政府對波本威士忌的定義非常嚴格,由「酒精、菸草、槍械彈藥及爆炸物管制局(ATF)」制定了以下幾個重要條件:
生產地區:波本威士忌必須全程在美國境內蒸餾、釀造和裝瓶。
主要原料:玉米必須佔總原料的51%以上,通常達到70%,其餘的原料可以包括小麥、裸麥和未發芽的大麥。
蒸餾規範:新蒸餾的酒液酒精濃度不得超過80%(160 Proof)。
入桶濃度:加水稀釋後,入橡木桶時的酒精濃度不得超過62.5%,且不能添加任何其他物質。
熟成要求:必須在經過炙燒的全新北美白橡木桶中陳年。
裝瓶濃度:裝瓶時的酒精濃度不得低於40%。
波本威士忌的歷史
波本威士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,美國獨立戰爭後政府課徵酒稅,當時釀酒商為了躲避政府的重稅,因此向內陸奔走,最終到達了盛產玉米的肯塔基州。
為了感謝法國在獨立戰爭的大力支持,美國將維吉尼亞洲的一塊土地特別以法國波旁王朝命名為「波本郡」,也是波本威士忌的名稱由來!
而波本威士忌在歷史事件上有2個較為重要的里程碑,包含南北戰爭及禁酒令。
南北戰爭 西元1861-1865年
南北戰爭後,波本威士忌因物美價廉,在美國大為流行,但也因此有不良酒商為減低成本而開始製造假酒,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聯邦政府訂出法規(也就是上一張圖的規定!)以保護境內的波本威士忌。
禁酒令 西元1920-1933年
1920年禁酒令的頒布,逼得波本酒廠只能透過生產「藥用」威士忌來維持生產技術,而當地也因此誕生了Speakeasy地下酒吧文化。由於當時會有彪形大漢手在酒吧門口,而且會以店中店的形式開設,既神秘又叛逆,更替波本威士忌增添了不少陽剛的形象。
波本威士忌的代表性人物
Jim Beam 金賓家族
Jim Beam 金賓家族可說是波本威士忌的代表性人物,從1760年到現在,已經經歷了七代的傳承。實施禁酒令的13年間,第四代金賓家族繼承人James B. Beam並未放棄最初的堅持,仍保留家族代代相傳的酵母株,最終在1933年禁酒令解除後,用120天蓋了新的蒸餾廠開始生產波本酒,並協助其他波本酒廠重建。
全球銷量第一的波本威士忌「金賓」就是為了紀念James B. Beam而得來的!金賓威士忌的最大特色是陳年長達4年,讓其口感清爽,飽滿醇厚,香味濃郁。
四大波本威士忌分類
根據美國聯邦政府「酒精菸草稅務及商務局」(TTB)的規定,威士忌可以依照原料及製作方法不同,分成高達41種。今天獵編精選了4種來和你們分享!
混合波本威士忌:
由多種波本威士忌混合而成,可能會將不同釀酒廠、不同州的波本威士忌與不同的糖化混合物混合。
純波本威士忌:
在波本威士忌製造規範中,並沒有提到陳釀的最低年限,但「純」波本威士忌必須在新的橡木桶中陳釀至少兩年。純波本威士忌也不能含有任何混合材料、焦糖、香草味或添加顏色等等。
酸麥芽漿波本威士忌:
使用已在另一個蒸餾過程中使用過的預先存在的麥芽漿。這增加了一種獨特的風味,通常比其他類型的波本威士忌更甜、更濃郁。
小麥和高黑麥波本威士忌:
雖然波本威士忌必須由至少含有 51% 玉米的麥芽漿製成,但其他 49% 可能會有所不同。
如果麥芽漿的黑麥含量較高,則稱為高黑麥波本威士忌,酒會較為辛辣;當使用小麥含量高的麥芽漿製成,則稱為小麥波本威士忌,具有更光滑的口感。
波本威士忌的有趣的小故事
你有注意過波本威士忌的“Whiskey”有別於蘇格蘭威士忌“Whisky”,多了字母e嗎?
原來是因為19世紀時,蘇格蘭與愛爾蘭交情很差,而且蘇格蘭當時產的威士忌品質相對不好,愛爾蘭將威士忌出口至美國時,刻意將拼法改為“Whiskey”,除了表現出對自家產品的信心,更要讓人一眼看出產地的不同!
故事說到這裡,是不是十分耐人尋味呢?波本威士忌的傳奇故事以及豐富歷史,值得你細細品味。